当前位置:殇离别>其他类型>汴京觅食记> 芥辣瓜儿与槐叶冷淘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芥辣瓜儿与槐叶冷淘(1 / 2)

近日温度陡增,汴京城正式入夏。

炽盛日光炙烤大地,一出门便热浪袭来,太阳晒得人简直没脾气。

陆雨昭怕热,对于她这个得了空调病的现代人,出现了在古代十分不适应且发愁的事——

那就是夏天。

陆雨昭隔三差五要去川饭店转转,这几日不愿意出门,日日宅在屋子里寸步不出。傍晚太阳落山了,才出来在院子里转转。

岁微讶异道:“今日还好啊,也不过午时太阳大了些,还没到热的时候呢。”

陆雨昭默,暗想你们古代人没有空调到底是怎么度过夏天的?

天际晚霞漫天,颜色如咸蛋黄,是橘暖流沙质地。

院子里,梧桐树飒飒,投下稍凉的阴影。

还好有风,驱散热意。

陆雨昭一动不动趴在凉飕飕的石桌上,宛如一条咸鱼般长吁短叹。

岁微:“娘子真的热吗?近来市集间上了冰饮,不若去试试?”

冰饮?陆雨昭眼睛登时亮了,“好,现在太阳也下去了,出去走走吧。”

既是出去走走,陆雨昭决定还是老样子,先顺便绕去川饭店瞧瞧。

她在外做生意的事顾宅没人知道,她不便声扬,往日隔三岔五去川饭店,都是借着出去散散心的由头,自己低调出门。

或者从后门出,守后门的仆人被她拿钱买通了,孙十三娘传消息进来便是通过他。

今日岁微见陆雨昭分外怕热,于是体贴问询,“娘子要不要叫个马车?”

陆雨昭想了想,点头,走在路上出一身汗也是难受。

陆雨昭换了轻便男装,马车抵达马行街街口,她下车,岁微递给府里车夫一些碎银。

“娘子要在街上转转,马车靠边停了,你去茶肆吃壶茶等着我们。”

车夫连忙点头称是。

陆雨昭还未及店门,远远便瞧见店门口围了一圈人。

不刻,三三两两的拍掌声响起,“好!好!”

不是,她没搞错的话,她家开的是小饭馆不是杂耍瓦子吧?

陆雨昭一脸懵然,疑惑走近,这才透过人群,看到料理台前的张学,利落而华丽的颠锅,将三鲜豆皮翻了个面。

她可算懂了,这群人就是下了班,好奇驻足围观张学做豆皮的。

“娘子怎地这个时候来了?”孙十三娘瞧见陆雨昭,走近低问。

陆雨昭指了指门口一大堆人,“这是个什么情况……”

孙十三娘笑,“看个新鲜,从前几日卖豆皮起,就这样了。看热闹的有,好奇之下买豆皮的也有,就让她们看吧。”

陆雨昭点头,莫名其妙想起海底捞的扯捞面服务,花里花哨的,还挺逗乐。

再去看张学颠锅的神色动作,从一开始的羞耻拘谨,到游刃有余,再到充满表现欲的沾沾自喜,她有些忍俊不禁。

张学嬉皮笑脸地喊:“光看不买可不厚道,来来来有钱的捧个钱场,这道三鲜豆皮好吃紧了,不吃保准你后悔!”

陆雨昭和孙十三娘避开人群钻到店里去。

孙十三娘一进去便拿了两道新菜给她尝,“入暑了,我做了芥辣瓜儿和槐叶冷淘,准备放店里卖,娘子你尝尝看。”

陆雨昭欣然应允,“好。”

她拿起筷子,先夹了芥辣瓜儿,是道凉菜,芥末加酱油、醋、些许糖拌的黄瓜,酸甜中带着清爽的辣,很是开胃。时人吃花椒的辛麻,也是吃芥辣的。

再去拌开槐叶冷淘,冷淘她是知道的,差不多是后世的凉面:采青槐嫩叶捣汁,和入面粉,做成青碧的细面条。下锅煮熟后捞起,过凉水,以熟油浇拌就可以吃了。

孙十三娘:“我用花椒油、酱油、醋、糖拌的,再放家中井里吊了半日,现在吃最清爽解暑不过了。”

陆雨昭一一尝过,皆是爽口舒心的消暑佳食,偏清淡开胃,现在卖自当是适合的,可她总觉得少了些什么。

少了什么呢?

川饭店的灵魂是什么,是辣呀。

这两道在后世也非常家常,差不多就是凉拌黄瓜和凉面了。

北方凉面放麻酱,四川的凉拌重红油,川饭店的凉面自然是后者了,要清楚自己的产品定位嘛。

陆雨昭于是道:“不如再添一勺蒜泥,一勺你亲制的茱萸油,再洒些芫荽(香菜)末和芝麻。两道菜调味差不多的,这冷淘还可以码些黄瓜丝、绿豆芽。想吃荤一点,唔,也可以加些鸡丝,做道鸡丝冷淘。”

孙十三娘讶然,“鸡丝是什么?”

陆雨昭搁下筷子,“便是将鸡肉煮熟后手撕成丝,很简单的。十三娘有空去买些鸡腿回来,放葱姜蒜煮熟,捞出晾凉后去皮,这样鸡腿肉很容易撕开的,撕成细丝便好了。”

孙十三娘点头,“我明日去买来试试。”

说着,便依陆雨昭之言往芥辣瓜儿和槐叶冷淘加了蒜泥、茱萸油,洒了芫荽末和芝麻。又切了半条黄瓜成丝,码入冷淘里,拌匀后尝了尝,她连连“嗯”声,“味道更丰富了,原来辣味也能解暑的。”

陆雨昭扬眉一笑。

那是当然的,就像夏天吃麻辣小龙虾一样,辣得够爽,夏天才够滋味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